色婷婷综合在线,在线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国产视频,极品嫩模,h美女漫画网站,亚洲wuma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近幾年的脫貧攻堅實踐表明,單靠現(xiàn)有的扶貧政策難以徹底解決教育問題

2019-09-10 10:55:25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未來,一個肩膀挑著民族的未來。

這是教師的真實寫照,他們用愛與責任,詮釋著生命的內(nèi)涵。據(jù)統(tǒng)計,我國現(xiàn)有各級各類專任教師1673.83萬人,比1985年增長79%,教師隊伍取得長足發(fā)展。

然而,疑問仍縈繞心頭:那些扎根鄉(xiāng)村、基層的教師們,工作與生活怎么樣?為此,我們走進山東、河北、重慶等地,尋找教育扶貧的樣本,勾勒師生互動的點滴。

在第三十五個教師節(jié)到來之際,我們將深切的祝愿、滿懷的感恩,濃縮為一句:老師,您好!

9月8日11點30分,山東菏澤單縣公立博愛學校,結(jié)束了一上午課程的孩子們,排著隊唱著歌,穿著統(tǒng)一的紅色短袖校服,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朝食堂走去,路上看見記者,主動敬禮、問候。

穿著條紋T恤、默默跟在隊尾的高金超,卻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高金超的爸爸以務農(nóng)、拾荒為生,媽媽有精神疾病,還有一個小弟弟。

在學校里,很多孩子都和高金超的命運相似——他們有的父母雙亡,靠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有的父母或有殘疾,或有精神疾病,家徒四壁;有的父親入獄,母親改嫁,無依無靠。

朝夕相處,師生結(jié)下深厚情誼

2018年9月,專為這些特困家庭孩子設(shè)立的學校——單縣公立博愛學校正式成立,第一批學生有100余名。今年9月,在校生增加到204人,學校教師也增至20多人,均從當?shù)毓W校抽調(diào)或事業(yè)單位招錄而來。

鮑姍就是其中一員。她原本在縣城的學校任職,被單縣人大副主任、博愛學校第一校長朱艷霞動員過來擔任副校長,負責學校日常工作。

這兩年的暑假,鮑姍都和朱艷霞一起,挨家挨戶摸排申請入學的貧困戶家庭情況,既不能落下每一個符合入學條件的孩子,也不能被人鉆了空子、占了便宜。學校的招生標準只有一條:沒有父母或父母沒有教育能力的特困家庭兒童。

“她叫張可欣、他叫謝雙聲、她叫趙軒宇、她叫馮春雨……”鮑姍對學校每個孩子的名字和家庭情況都如數(shù)家珍,哪個孩子的父母已經(jīng)去世、哪個孩子沒人照顧,都被她統(tǒng)計在紙上、記在腦中。

責任,讓博愛學校的老師們既充實,又倍感壓力。他們的工作時長遠超普通學校,晚上還要在學校輪流值班。朝夕相處,很多孩子都用“鮑媽媽”“高爸爸”來稱呼老師們。博愛學校的經(jīng)歷,讓鮑姍重新理解了教師這個職業(yè):“教師不僅僅是知識傳授者,更是這些孩子世界觀、人生觀的塑造者。對于其中很多孩子來說,老師就是他們的父親、母親。”

老師們努力讓這里的課程能和縣城的學校保持一致。在開齊、開全各科課程的同時,還增加勞動技能培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等校本課程,每天的課余時間,教職工輪流加班輔導學生,包括生活技能、田間操作培訓,古詩文誦讀、演講、書法、繪畫、棋類、舞蹈,以及各種體育項目輔導等。

通力協(xié)作,匯聚全縣愛心力量

單縣地處山東省西南部、蘇魯豫皖四省八縣交界處,人口約120萬,是附近有名的勞務輸出大縣。作為在教育一線干了2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朱艷霞有一次和縣教育局工作人員去貧困戶家中調(diào)研時發(fā)現(xiàn),脫貧攻堅以來,貧困家庭普遍實現(xiàn)了不愁吃、不愁穿,孩子也都有學上。但在很多深度貧困家庭,在“有學上”和“接受良好教育”之間,還存在極大差距。

“這些孩子缺少良好的照顧,更談不上優(yōu)質(zhì)的教育。”朱艷霞說,有的孩子剛來學校時,教室不進、食堂不去,每天只會蹲在垃圾桶旁翻東西吃。很多孩子,來了學校才知道如何刷牙。

在前期充分調(diào)研統(tǒng)計的基礎(chǔ)上,單縣決定在東城初級中學原校址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建一所新學校,將這些孩子集中起來,吃飯、住宿、穿衣、書本、校車等全部免費??h政府先期投資160余萬元集中翻新改建,并配備了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shè)備、生活設(shè)施和功能室。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朱艷霞和博愛學校的老師們帶著這樣的信念,四處“化緣”:“縣衛(wèi)健委給孩子們免費做了體檢,防疫中心來學校消毒殺菌,被褥、床單都是捐贈的,有人送來了價值17萬元的圖書,校車公司、公交公司、各鄉(xiāng)鎮(zhèn)政府和博愛學校的老師們通力協(xié)作,每半個月送孩子回家一次……”

全縣的力量,逐漸匯聚到這所學校。就在采訪過程中,單縣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服務站的人打來電話,詢問需要哪些幫助。朱艷霞想了想說:“給孩子們準備點月餅吧,一人兩塊,一塊自己吃,一塊讓孩子帶回家。”

心理疏導,塑造樂觀健康人格

鮑姍已經(jīng)一周沒回過家了,她4歲的孩子早接來學校照顧,已和小學的哥哥姐姐們混得很熟,不停問媽媽:“什么時候再讓可欣姐姐來家里玩?”

孩子口中的可欣姐姐,是這所學校四年級的學生張可欣。演講、主持、舞蹈……學校里的各種活動幾乎都是她出馬。

落落大方、陽光自信、可愛乖巧……第一眼看到這個女孩時會想到這些詞。很難想象,直到去年,她還一直跟著爸爸和爺爺顛沛流離,先后在河南、陜西、山東萊州等地生活。沒有學籍的她,14歲了卻只讀到四年級。不久前,母親的離開、爸爸的去世,讓她和弟弟,成了“孤兒”般的孩子。

心理疏導,是博愛學校面臨的更緊迫的難題。朱艷霞說:“通過與孩子及其監(jiān)護人的交流發(fā)現(xiàn),特困家庭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期望值普遍偏低,一些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應有的關(guān)愛,導致孩子沒有自信,有的甚至產(chǎn)生了‘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這種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教育的重心放在如何幫助這些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培養(yǎng)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上。”鮑姍說,他們絕不會因為成績差而斥責孩子,而是要引導孩子先學做人再學知識,樹立規(guī)則意識,幫助他們將來能順利融入社會。

單縣縣委書記穆杰表示,近幾年的脫貧攻堅實踐表明,深度貧困家庭低齡兒童的教育問題,單靠現(xiàn)有的扶貧政策難以徹底解決,為此,單縣探索出一條財政兜底、精準保障、社會參與的教育扶貧路徑,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努力實現(xiàn)從一個都不能少到一個孩子都不掉隊。

午間時分,看著同學們走進食堂,高金超卻停在了門口,似乎有點害怕,嘴里念叨著“找爸爸”。這時候,一只手伸了過來,鮑姍拉著他走進食堂,打了滿滿一份菜,端在他面前。

看著“鮑媽媽”的微笑,高金超拿起筷子,認真地吃了起來。

關(guān)鍵詞: 扶貧政策 教育問題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