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低買高賣模式惹爭議 專家:濫用市場優(yōu)勢
2019年,對中國知網來說風波不斷。
“中國知網是何物”的發(fā)問,揭開翟天臨學術不端的黑幕。
與此同時,中國知網也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媒體披露稱,中國知網的母公司“同方股份”2018年的半年報顯示: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公司主營業(yè)務收入達到5億元,毛利率為58.8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超過6000萬元。
毛利率超過50%,這讓一直以國家基礎數據庫自居的中國知網爭議不斷。知網為何獲得如此高的毛利率?它的商業(yè)模式是否濫用了市場優(yōu)勢地位?對此,《法制日報》記者采訪了業(yè)內專家。
涉嫌以不公平低價購買
“低買”,中國知網的稿費究竟有多低?
《法制日報》記者在其官網上的版權聲明和稿件支付一欄中找到《關于向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領取學位論文稿酬的通告》。
該通告表明:學位論文出版后,雜志社向被錄用論文作者支付稿酬,稿酬支付標準如下:博士論文著作權人一次性獲得價值400元人民幣的“CNKI網絡數據庫通用檢索閱讀卡”和100元人民幣的現金稿酬;碩士論文著作權人一次性獲得價值300元人民幣的“CNKI網絡數據庫通用檢索閱讀卡”和60元人民幣現金稿酬。
記者注意到,2014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規(guī)定,原創(chuàng)作品應按每千字80—300元標準支付。
與此相比,動輒數萬字甚至十幾萬字的博士論文,每千字稿費不足10元。當然,這還不算啥。
據報道,中國知網收錄的文章,大部分來自其購買了版權的期刊。
國內某知名雙月刊雜志社負責人告訴記者,該社每三年一次與知網簽署非排他使用的版權協議,每年的版權使用費不足3000元。
該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每年6期,每期近20篇原創(chuàng)文章計算,每篇稿件稿酬僅25元,千字不足3元。
此前,某主流媒體版權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很早以前,知網曾經以幾千元的價格買走了該報社幾年的版權。
這樣的版權支付標準是否普遍存在,記者幾經周折聯系了中國知網,并留下電話采訪提綱,但截至發(fā)稿前,未得到答復。
那么,中國知網的稿酬標準是否合法?對此,上海政法學院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丁茂中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由于期刊雜志社與知網就相關文章的交易價格作了約定,除非違反其他法律或者行政法規(guī),否則應當遵循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
而對于學術論文而言,知網大多已與學位授予單位達成合作協議,而學位授予單位在博士論文和碩士論文的公示方面都有相應的授權要求及聲明,因此,知網的上述稿酬標準也難言違法。
但丁茂中同時提醒:“相較碩士論文、博士論文的價值而言,知網的稿酬標準是非常低的,如果從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角度來看,知網應當有很大嫌疑。”
丁茂中告訴記者,要認定知網構成以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還需要從以下幾點確定:首先,知網在相關市場上是否具有支配地位;其次,知網的購買價格是否屬于低價范疇;再者,知網的做法是否缺乏合理性。這些都需要更多的事實和數據來支撐。
巧用多方不對等地位
知網的低價購買策略為何在當下能行得通?高校為何會任其宰割?
業(yè)內人士披露,這可能與知網通過合作收錄文章的方式有關:購買期刊版權+高校論文授權,而在與知網的合作協議中,期刊方、高校方并沒有獲得對等地位。
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黃武雙告訴記者,知網這樣的稿酬模式實際上是涉嫌利用地位不對等完成的:比如知網借用與期刊社甚至高校之間的不對等地位施加影響,通過利用期刊社與作者之間的不對等地位,獲得作者的授權;通過利用高校與研究生之間的不對等地位,獲得研究生的授權,這也導致許多作者不得不簽版權授權書。
黃武雙舉例說,研究生在畢業(yè)時更關心能否順利畢業(yè),而不會計較稿酬多少問題,很多研究生畢業(yè)論文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順帶簽署授權聲明,這背后一定是知網與高校談判的要求。
對于作者而言,同樣如此。“期刊社與作者之間類似的不對等地位更加顯著。”黃武雙告訴記者,很難說,知網不是利用了這樣的不對等。
丁茂中解釋說,幾乎所有的期刊在版權轉讓協議中都有以下類似的條款,“我刊已編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及中國知網,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作者如不同意上述約定,請書面聲明,以便我刊作出適當處理。”
專家說,適當處理往往就是不做處理,不授權意味著無法發(fā)表文章。所以作者往往都會同意期刊社的版權授權條款。
濫用市場優(yōu)勢任性漲價
媒體披露稱,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主營業(yè)務收入就達到了5個億,毛利率為58.8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6057萬余元。
與高企利潤對應的是,各高校使用費的連年攀升。
媒體報道稱:2014年知網對云南大學的報價從原來的40萬元漲到70萬元,漲幅超過70%。
因為知網的過度漲價,已有很多高校都出現過停用知網又再次重啟的情況。
即便是國內一流高校北大同樣未能幸免,曾面臨斷網風波。
2016年,北大圖書館也曾一度發(fā)表聲明稱:“我們仍在與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進行談判,努力堅持爭取到合理的條件,不向商家過分的漲價行為輕易妥協。”
知網使用費漲價的原因是什么?目前有多少高校已經停止與知網合作?對于這些疑問,記者同樣沒有等到中國知網官方的答復。
為何出現停用后再啟情況,黃武雙告訴記者,知網使用費的過度上漲,受經費等影響,高校不愿輕易妥協,但斷網之后,在現有的考評體系,根本繞不開知網,因此會交費重啟。
黃武雙坦言,知網正是利用了其在數據庫市場上的優(yōu)勢地位,在知網面前,高校沒有任何議價的能力,因此必然會出現使用費即使攀漲,高校不得不續(xù)約的境地。
“知網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丁茂中解釋說,在文獻數據庫這個市場上,以知網的市場份額及其對這些資源的獲取和掌控能力,以及各大高校對知網的依賴程度來判斷,知網顯然具有支配地位;從知網的經營成本判斷,連續(xù)漲價之后的知網使用費是比較高的。此外,知網目前對高校的收費不太合理,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知識的傳播,背離了CNKI工程的宗旨。(記者 侯建斌)
相關閱讀
-
什么是上市和退市?部分增強現實上市龍...
退市選擇是企業(yè)自主行為,上市和退市都屬于資本市場常態(tài),近期5家央... -
上海國債怎么買?儲能上市部分龍頭企業(yè)...
登錄股票交易軟件,點擊國債逆回購選項;再點擊滬市上的國債逆回購進... -
股票回購多久會漲?柔性電子上市公司龍...
不確定,股票回購之后股價可能會出現下跌的走勢,比如,主力出貨,... -
a股異常交易停牌規(guī)則是什么?2022年有機...
滬市新股上市首日漲跌幅達到規(guī)定的限制,停牌30分鐘,深市新股上市... -
股市一年賺20點是什么水平?鐵路基建上...
股市一年賺20%很正常,行情好的時候可能體現不了水平,不過行情不好... -
中超第19輪的補賽開打 梅州客家在大連...
昨天下午,中超第19輪的補賽全面開打。北上大連的梅州客家在大連市... -
廣東男籃23分擊敗上海大鯊魚 布魯克斯...
昨晚,CBA常規(guī)賽再戰(zhàn)一輪,廣東男籃以23分的優(yōu)勢擊敗上海大鯊魚隊,... -
全紅嬋首次參加跳水世界杯 207C動作得...
昨晚,在德國柏林舉行的跳水世界杯產生了首枚金牌。在女子雙人十米... -
李瑋鋒出任廣州城主帥 廣州城才逐漸走...
在結束第21輪0∶0逼平滄州雄獅的比賽之后,廣州城只是稍作休整,在1... -
《和平精英》的開放世界 全局開放商業(yè)想象
未來30年,元宇宙將是中國的支柱產業(yè),至少有12億人可以成為元宇宙... -
如何打破銀行場景金融轉型焦慮 百融云...
身處數字經濟時代,用戶對于千人千面、實時響應、場景化的訴求日益... -
泰隆銀行突破柜臺窗口式政務服務定式思...
日前,紹興市柯橋區(qū)外貿共享客廳在泰隆銀行紹興分行揭牌成立,在全... -
世界快資訊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 投...
相關閱讀:消費市場逐步恢復新型消費增勢良好政策措施加力顯效工業(yè)... -
四部門:部署開展涉企違規(guī)收費專項整治...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孫博洋)記者從市場監(jiān)管總局了解到,日... -
臺州銀行投向小微企業(yè)與“三農”客戶的...
臺州銀行溫州分行成立12年來,與小微企業(yè)和三農交貼心的朋友,累計... -
精彩看點:智通A股融資融券統(tǒng)計|10月27日
智通A股融資融券統(tǒng)計|10月27日 -
進出口銀行浙江省分行:21.5億元紅獅印...
由進出口銀行浙江省分行牽頭的等值21 5億元人民幣紅獅印尼東加銀團... -
浙商銀行投放人行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清...
近期,浙商銀行落實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和制造業(yè)中長期貸款投放的相... -
紹興市成立科學家研究中心 打造弘揚科...
日前,紹興市科學家精神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儀式在紹興文理學院舉行。... -
浙江省科協科普部組織浙江農林大學5位博...
日前,浙江省科協科普部組織浙江農林大學5位博士科技志愿者,響應智...